灵台县: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促发展
甘肃经济日报
种植再生稻,头茬收割优质饲料,二茬收稻谷,每亩地综合效益提高1000多元
自2013年引进再生稻以来,信阳的农民对种植再生稻热情一年比一年高。信阳市农科院副院长、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信阳试验站站长刘祥臣告诉记者,今年信阳地区种植再生稻的面积将超过47万亩,比去年多了15万亩。他说:“原来的规划是到2025年推广到50万亩,但农民对再生稻的热情高涨,这一目标将提前实现。”
光山县北向店乡李楼村农民李尚富是个养牛、养羊的专业户,流转了2000亩地种苜蓿草,给牛羊当饲料。去年他尝试种植再生稻,头茬一亩地能收割3000公斤优质饲料,二茬收稻谷,每亩能收约500斤,每亩地综合效益提高了1000多元。
李尚富尝到了甜头。今年除了自己的2000亩地都种再生稻外,还与附近农民签了订单,推广种植再生稻1万亩。他说:“今年4月中旬就该插秧了,目前要尽快订购需要的秧苗。”
秧苗供不应求,育秧的农民心中乐开了花。
施甸:山葵鼓起村民钱袋子
保山日报
54岁的包乃勇是罗山县周党镇桂店村人,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也是信阳最早种植再生稻的人,从最初试验种植七八亩到去年种植3000多亩。同时,他也从中发现了新商机:再生稻育苗。去年他育苗13万盘,挣了不少钱。今年他已经育苗20万盘,可供种植1.5万亩再生稻。他说:“天天打电话要秧苗的人很多,今年准备再育苗20万盘。”
再生稻育苗用的是哪儿的种子?刘祥臣介绍,用的都是经过多年筛选、品质优良的国内品种,所以不存在种子“卡脖子”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和培育,信阳市再生稻种植已经形成成熟的模式,具备了大规模推广的条件。一是选育出了适合信阳区域种植的再生稻品种。省市两级农科院在信阳稻区试种了100多个品种,最终选出4个优质品种推荐给种植户。二是形成了“早播种、早插秧、早收割”的成熟种植模式。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团队专家试验2月、3月、4月、5月等不同的播种时间,最后摸索出3月初播种、4月插秧、8月上旬收割头茬的种植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河南省也培育出了自己的再生稻品种。省农科院的郑稻18号、新乡农科院的新稻567,以及信阳农科院培育的多个新品种,在豫南稻区都有试验种植。
“信阳是河南省水稻种植的主产区,占全省面积的75%以上,再生稻将引领水稻种植产生一场革命性变革,并逐步在豫南成为水稻种植的主角。”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粮作所尹海庆研究员说,农民需要高产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国家需要高产确保粮食安全,但过去豫南种植两季水稻时间周期不够、种植一季普通水稻效益不高,如今种植再生稻破解了这一难题。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锚定食用大豆自给国家级黑河大豆科技成果转化“伙伴行动”启动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