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种植方式
种植方式
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间作
在种植一种主要作物时,见缝插针式地种植一些其他作物,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套种
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割但未收割之前,将后一茬作物种入前茬的行间株间。如在棉花尚未收完前种入豌豆,可利用棉花秆作豌豆的支架
轮作
轮流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有利于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利用,防止某种单一元素被迅速耗尽,而且种植大豆这些作物还有助于恢复土壤中个别重要元素的含量
连作
在同一片土地上一直连续不断地种植某一种作物,会使作物很容易遭受病虫害
垄作
把田地开成一条条的垄槽沟,把庄稼种在垄上,能够增加土壤受光面积,增强土壤渗透性,还有利于排水
【高考曾这样考过】
[2023·山东卷,19(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 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目前,白浆化棕壤大部分被辟为农田,以种植花生、地瓜、冬小麦为主,是低产土壤之一。图1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
图1
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图2)。
图2
说明丰产沟如何克服白浆化棕壤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答案 培垄增加耕作层厚度,提高了土壤养分供给能力,培垄和沟底深翻减少了白浆层的不利影响,利于作物扎根;沟底深翻改变了土体“上砂下黏”的不良构型,有效缓解了土壤旱季易旱、雨季易涝的问题,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沟底利于冬季积雪,可以改善冬小麦土壤墒情;雨季前冬小麦收获,两垄之间的沟有利于雨季排水,减轻渍涝危害。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白浆化的土壤,其水分条件差且不利于植物根系发育,导致其土壤肥力差、农作物产量较低。而培垄挖沟可以破坏土壤中原有铁锰结合层,改良土壤质地、增加排水通道,进而利于作物扎根、改善垄上土壤水肥条件(增加肥力、减少旱季蒸发和雨季涝渍),最终可提高农作物(花生、地瓜)的产量。
最可能考的综合题
一、说明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6分)
盐碱地资源改良利用,能够有效补充我国可用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可以有效挖掘单产潜力,提高粮食单产;治理生态脆弱盐碱区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盐碱地改良后,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等。(每条2分,答对3条得6分,共6分)
二、分析深圳和河源设立“双向飞地”的合理性。(6分)
深圳:深圳的技术水平较高,人才众多,设计研发中心借助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河源龙川: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与深圳距离较近,有利于承接深圳的产业转移。发展“双向飞地”模式有利于对两地经济协同发展,如改善龙川环境质量、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提高龙川和深圳的交流与联系等(6分)
三、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模式对保障国家安全的意义。(8分)
能源安全:海上风电和海水制氢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环境安全:风电和氢能是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4分)
海洋空间安全: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生态安全:风机基础的淹没部分可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可为生物增殖提供栖息地,增加生物资源量和多样性;农产品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4分)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四、与传统产业比,阐述数字经济更能助推经济发展的原因。(6分)
通过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技术的持续创新;助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新模式形成,提升产业的创新和竞争能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降低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6分)
五、从政策的角度,简述促进厦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4分)
制订合理建设时序的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政策;构建专业化产业集群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人才、技术等空间要素,重塑其资源配置,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推动其与数字经济产业协同发展。(4分)
六、分析水稻旱作对于乡村振兴以及促进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乡村振兴: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利于农村产业振兴;引进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生活水平。
粮食安全: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藏粮于地;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加强旱作水稻的推广,藏粮于技;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藏粮于民。
七、与普通物流配送相比,简述无人机物流配送的优势。(6分)根据材料,推测无人机物流配送面临的挑战。(6分)
无人机飞行速度快,提升运输效率;运输网络更“立体”,派送量更多;无人机代替人工,减少人力成本;利用定位系统,送达更精确。(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城市建筑物密集区,飞行轨迹受限,易引发意外事故;无人机承载能力有限,无法配送较大较重物体;无人机续航时间有限,影响运输效率;受天气影响大,影响配送;无人机成本高,短期内无法盈利;借助定位系统和摄像设备确定准确位置,存在隐私泄漏风险。(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八、本区域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请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有效措施。
措施:政府规划建设,避开活动断层和地质灾害易发区;从房屋结构、用料等方面提高房屋的抗灾能力;科普地质灾害相关知识,提高民众的防灾、抗灾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测,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修建拦石堤、护坡,边坡加固等工程固坡防灾。
九、推测北疆地区雷暴多发的季节,并分析该季节雷暴多发的原因。简析雷暴天气对北疆地区的主要危害。
夏季。 原因;夏季,西风携带水汽量大,空气湿度大;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多,气温高,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大气层结构不稳定);较为暖湿的西风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暖湿空气在抬升过程中冷凝,释放出潜热,加剧抬升运动等。
雷暴天气过程中产生极大风速,会摧毁建筑物;雷暴天气过程中伴随的强降雨,会造成洪灾;雷暴活动中伴随的强电流、强电磁辐射等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如击毙人畜、引发火灾等。
十、说明发展人工智能对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长三角城市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大区域竞争力;带动高科技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十一、分析1961年前布兰科埃斯特河中下游多心滩分布的原因。
当地年降水量大,且河流源自火山,落差大,径流输送泥沙多;中下游地势相对平缓,流速减慢,泥沙快速堆积;径流量变化较大,河流易摆动、改道,多心滩发育。
十二.请为磐安县打造成华东地区著名康养基地提出合理化建议。
突出特色,开发精品,提升康养产业的品质;加强区域协作,合理控制康养产业规模;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提升从业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提高接待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强化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规范康养市场。
十三、说明“上膜下秸”技术在治理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的作用。
表面铺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有效减少盐分在地表积累;铺设秸秆形成隔盐层,防止地下水将盐分上移;铺设秸秆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盐分富集。
十四、利比亚调水工程全线采用密封管道输水 , 分析主要原因 。(6分)、简述利比亚调水工程给调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6分)
调水工程沿线气候干旱 , 蒸发量大 , 使用密封管道输水能够减少蒸发 , 保障水量供应;防止风沙、污染物等侵扰水体 , 保证水质安全;密封管道防渗性能好;耐久性好 , 减少维护工作量 , 管理方便等 。(每条2分 , 答对3条得6分 , 共6分)
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满足工、农业发展及人们生活用水需求;减少沿海地区地下水开采量 , 缓解沿海地区海水入侵程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等 。(每条2分 , 答对3条得6分 , 共6分)
十五、简述遏制我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水位下降应采取的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修建水库、蓄水池等储水设施,增加地表水存储量,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补水;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此外,合理利用地下水,避免过度开采,确保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十六、说明人工智能对中游企业全程监控的意义。(6分)、简述湖南省未来推动预制菜产业优化升级可采取的对策。(8分)
有利于接受监督,保证加工生产、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卫生安全(保障生产链安全与稳定);有利于生产、物流各部门分工协作,提高效率;有利于开放生产过程,反馈市场信息,优化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有利于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搭建预制菜科研平台。(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培育龙头企业,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扩大企业规模;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营造良性竞争环境;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和提供多样化、品牌化的产品。(每点2分,共8分,若考生从“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等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十七、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中老昆万铁路通车对老挝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
客运时间缩短,体验感得到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促进旅游业发展;货运效率提高,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推动沿线城市制造业和外贸产业的发展;交通通达度提高,有利于地区产业招商,吸引投资。
十八、分析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上海主导产业的原因、请你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规模大,水平较高,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市场需求大;经济发达,吸引资金、技术、高科技人才聚集,产业规模大;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明显,产业增长快;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可推动制造业的绿色发展。
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生产性服务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加强交通、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
十九、分析秸秆深翻还田的好处、为保障粮食安全,请提出防止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合理建议、解决耕地撂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深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储水能力;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
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种植的积极性;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增加粮食种植收益;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
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益。同时,还可以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如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十、简述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主要自然条件、分析我国海南岛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多种生物生长;保护区地域面积广阔,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长空间;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包括森林、湿地、群岛、海滩、红树林、河流及其入海口;垂直差异大。
海南岛面积较大,海岸线长,适宜红树植物生长的面积广;地势中间高耸,拦截了来自海洋的湿润水汽,形成了大量地表径流;受四周低平的地势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形成了大面积的滨海滩涂,为红树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础;海南岛位于红树植物种子夏季和冬季季节性迁移的路线上,接受了大量外来的红树植物物种;是红树植物在冰期的重要避难所,红树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
二十一、指出阴山山腰处南北坡植被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差异:阴山山腰处南坡植被为疏林、灌木丛,北坡植被为森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分)原因:南坡为阳坡,光热组合条件好,气温较高,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只能满足需水较少的疏林、灌木丛生长;(2分)
北坡为偏北风的迎风坡,可以带来部分降水,且北坡为阴坡,气温较低,遮阴多,地表水分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可以满足森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的生长需要。(2分)
二十二、分别说明过度放牧及适度放牧对沱沱河水沙运移的影响。(4分)、说明全球变暖对河流输沙量变化的作用机制。(4分)
过度放牧:影响植被生长,破坏原有植被结构,使地表更加裸露易被外力(风、水)侵蚀;(1分)同时减少下渗,地下活动层补给水源减少而蒸发强烈,表土因变干而更加松散,增加水沙运移量。(1分)适度放牧:可帮助植被种子萌发和生长;(1分)牲畜粪便可增强肥力,促进植被生长,减少水沙运移量。(1分)
全球变暖促使青藏高原暖湿化加剧,冰川、冻土融化,地表反射减少,吸热增加,促进土壤解冻程度增加,冻土活动层厚度增加,泥沙来源增加;(2分)冰川融化量和降雨增加使径流增加,侵蚀加剧,挟沙能力增加。(2分)
二十三、说明地中海飓风很少出现在夏季的原因、分析飓风丹尼尔给利比亚造成巨大灾害的社会经济原因。
夏季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北方少有冷空气入侵,不易形成温带气旋;地中海北岸多山地,冷空气难以入侵。
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经济不发达;缺乏抗洪救灾经验(利比亚降水稀少,少有洪灾发生);科技落后,缺少检测手段;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影响救灾。
二十四、简述咸潮在该区域出现的自然原因。
冬季降水少,河流正处于枯水期,流量较小;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位于长江入海口处地势低平,河汊纵横;朔望月天文大潮加剧了咸潮。
二十五、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贵州农业生产水土条件差的原因、从大气受热角度,分析昆明准静止锋“日间北退、夜间南进”的原因。、简析贵州中西部春季冰雹多发的自然原因。
贵州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水土流失较严重,导致土壤土层薄、养分难以积累;喀斯特地貌广布,岩石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偏北一侧的冷气团移动;夜间由于没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降温有助于增强冷气团的势力,冷气团将锋面向偏南推进。
春季近地面气温升高,蒸发旺盛,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加上中西部地势抬升作用,湿热气流上升强烈;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降温冻结,形成冰雹。
二十六、分析晋中南地区地下水丰富的原因、说出山西省合理利用地下水的可行措施。
山西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石灰岩地层广布,裂隙发育,岩石透水性好;断层发育,利于地表水下渗;石灰岩层及地下溶洞形成较大的储水空间。
对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耐旱作物);雨季时进行人工回灌补给;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控制污染物排放,对已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
二十七、分析将夏季设为东海休渔期的原因。分析大黄鱼索饵场海域饵料充足的原因。
夏季该海域主要受单一暖流控制,水温较高,鱼群分散,捕捞难度大;夏季海上多台风,影响捕捞安全;夏季为多种鱼类的产卵期、孵化期,保证鱼类有序繁衍。
地处河流(长江)入海口,流水带来大量盐类物质;海水运动导致底部营养盐类上泛,养分充足;位于浅海大陆架,海域宽浅,阳光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二十八、分析若尔盖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分析图中长江河段沙洲的变化对河道产生的影响。
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流流经,地表水丰富;该区苔藓植被丰富,且温度低,分解速度慢利于有机物(泥炭)积累。
沙洲规模扩大而连片,河道变窄;下游河段河水顶托作用增强,长江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抬高河床,河道变浅;沙质河岸导致两岸侧蚀差异增大,河道曲流发育。
二十九、描述临夏盆地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简述河岸两侧多级平缓地带的形成过程。
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东北部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泊中泥沙沉积,形成红色砂岩;青藏高原进一步抬升,河流切穿马衔山,湖水外泄,形成临夏盆地;流水侵蚀(下蚀),红色砂岩裸露,形成丹霞地貌。
河流从上游搬运泥沙在河岸堆积,形成河漫滩;后地壳隆升,流水下切,原河漫滩废弃形成高于河岸的平缓地带,新的河漫滩在河岸边形成;该地区多次地壳阶段性隆升,不同时期形成的河漫滩逐次演化,形成高于河岸两侧的多级平缓地带。
三十、说明斯瓦尔巴群岛黄河站附近冰川槽谷发育的条件。描述同一条冰川槽谷的完整发育过程。
纬度高,气温低,山地冰川广泛发育;地势起伏大;气候变暖使冰川崩裂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或山谷向下滑动。
在被冰川覆盖的山地上,上部山体坡度陡峻,冰川下滑运动中向下侵蚀的力量强大,使冰川槽谷形成窄而深的“V”形谷;随着冰川下切侵蚀使槽谷处坡度减小,侧蚀力量增加使冰川槽谷加宽发育成“U”形谷。
三十一、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台风“杜苏芮”形成的条件、从海—气相互作用角度,简述厄尔尼诺导致2023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数量减少和势力增强的原因。
热带广阔温暖的海洋表面,洋面水温高,加热大气,大气膨胀上升,洋面气压降低,形成热带低压;由于上升的大气中富含水汽,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继续加热大气,促使大气进一步上升,带动底层空气不断上升,洋面气压持续降低,使得外围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区纬度在15°N附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使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数量减少: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较往年偏低,向大气输送热量减少,蒸发减弱,上升气流(对流)减弱,向大气输送水汽减少,不利于台风形成。
势力增强:在厄尔尼诺背景下,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源地偏东、偏南,生成后发展空间很大,生消时间长,导致强度偏强。
三十二、指出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的趋势,并分析成因。推测1996-202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变化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
呈减少趋势。成因:海平面上升,红树林的栖息地缩小;沿海滩涂的开发,挤占红树林的生存空间;极端天气增多,威胁红树林的生长;水质污染,导致红树林死亡等。
海水侵蚀增强,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加剧,导致土壤盐渍化;风暴潮、台风灾害加剧,造成的损失加大;海岸带生物栖息地减少,威胁生物多样性;净化污染能力减弱,近岸水域污染加重等。
三十三、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层冰碛物厚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表层冰碛物的厚度对冰川的消融具有两面性,尝试做出合理解释。
自上而下厚度增加。理由: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冰川消融过程中,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岩石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掉落至冰川表面,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碛物厚度渐厚。
当表碛物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进而抑制冰川消融。
三十四、推测新中国成立以来提高北运河防洪能力的改造治理措施。
疏浚河道,增加河道深度,提高河流汇水能力;水系主干化,减少支流,减缓雨季时汇水速度,减少洪涝灾害发生;修建水闸、防洪堤等工程,在流域内进行调水调沙,减缓洪水峰值;对干流进行截弯取直,增强河流冲淤能力,提高防洪能力等。
三十五、分析改良毛乌素沙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空气湿度增大,改善气候条件;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增多,增加土壤粘度、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恢复地表植被,抑制风沙活动,减少沙尘天气(或止沙生绿)﹔涵养水源,河流径流量更稳定;秸秆冬季不收割,有利于削减风力,减轻风沙侵蚀;喷灌可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三十六、说明硅藻勃发和硅藻席沉积成为重要“碳汇”的机制。分析漠河湿地的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
硅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硅藻上浮、下沉促进水体扰动,加快营养物质迁移,促进其他浮游植物生长;硅藻及其他浮游植物增多,鱼类等海洋动物增多,海洋生物的固碳能力提高;硅藻席沉积时,部分有机碳被埋藏在海底。
原始湿地萎缩,植被减少,固碳作用减弱;土壤变干,加剧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向大气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新生湿地土壤水分增加,底层冻土融化,向大气释放的甲烷增多。
三十七、请为华北地区预防洪涝灾害提出合理化措施。试从水循环角度说出降低甲地土壤盐分的措施。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预报机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合理规划泄洪区,有序分泄洪水;及时转移处于危旧房屋或地势低洼处的人员;组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引水灌溉;开挖沟渠排水;人工降雨、覆盖地膜、植被覆盖、建防晒网、建大棚。
三十八 、分析若尔盖高原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形成的原因、从生态角度分析盗挖泥炭对若尔盖湿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河流流经,地表水丰富;该区苔藓植被丰富,且温度低,分解速度慢利于有机物(泥炭)积累。
湿地面积缩小,固碳释氧功能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土壤侵蚀加剧。
三十九、描述该地河流壶穴的形成过程。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含有火山弹的火山凝灰岩,并覆盖河床;流水侵蚀导致河床面下降,火山弹出露河床面,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岩性差异,流水受到火山弹阻挡,在火山弹迎水面侵蚀围岩形成刻槽;流水侵蚀导致刻槽逐渐扩大变深,并扩展到火山弹的四周,形成壶穴雏形;随侵蚀发展,凹坑变深,在漩涡水流产生的搬运作用下,火山弹完全脱离围岩并被河床面流水带走;流水挟带砾石对凹坑进一步磨蚀,从而形成口小肚大的典型壶穴。
四十、列举全球变暖后北冰洋海洋环境发生快速变化的表现。
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季节性海冰变化,夏秋季海冰大范围减退,冬季海冰变薄;海洋光照增强,浮游生物增加,海洋初级生产力提高;气候变暖,入海径流量加大,海水盐度下降。
四十一、简述大巴黎快线部分区间采用高架桥形式的目的。说明土默特左旗生态廊道构建的生态意义。
减少对林地等郊区生态用地的占用;减轻与地面其他交通线路的互相干扰;减少振动、噪音等对地面生产生活的干扰。
构建生物迁移与扩散的最佳路径;促进生物的迁徙和移动;扩大生物的栖息活动范围;提高连通性,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四十二、评价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影响。
有利: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资金保障;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发展意识增强,文化水平提高。
不利:占用大量耕地、林地资源;优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四十三、说明耕地细碎化带来的影响、分析“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的做法在粮食增产上所起的作用。
积极影响:有利于多元化种植,丰富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户收入;分散农业生产风险。
消极影响:随农村劳动力减少,导致耕地闲置、荒废和弃耕;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不利于土地流转;限制了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户一田,小田并大田”,可减少地界、小道等对耕地的占用,改善耕地被分割、分散状况,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引导土地向种粮户集中,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土地规整后,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有利于统一种植及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品质,增加单产。
四十四、说明贵阳市采用“花椒+N”种植模式的合理性。
本地花椒种植后4~5年才能挂果,套种可以增加种植作物种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花椒植株较高,为蔬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的套种提供了广阔的林下空间;当地山地多、平地少,套种能节约土地;当地水土流失严重,林下套种能减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四十五、分析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给农村带来的不利影响、简述“共享村落”对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
城市就业机会多,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迁往城市。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劳动力(人才)外流;村内房屋,土地闲置,影响粮食安全等。
“共享村落”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回流;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吸引资金流入乡村,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土地、房屋利用率,加快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传承等。
四十六、从能源和产业的角度,说明中俄天然气合作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延长产业链,带动天然气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十七、论述南通、泰州、扬州船舶工业集群式发展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意义
有利于发挥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国内外市场;有利于加强协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船舶业错位发展;有利于集中力量技术攻坚,提高创新能力;有利于稳定产业链,提升抗风险能力。
四十八、简述A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做法、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措施。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积极打造高端产品。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全力构建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低碳产品、低碳制造、低碳产业的发展,实现“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推进智能化汽车产品的研发制造,打造智能驾驶平台,打造汽车面向移动生活空间的智能座舱;推进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应用。
建设公共充电设施与社区充电设施;加大充电网络建设运营支持力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运维服务体验;鼓励企业针对农村地区消费者特点,开发更多经济实用、适销对路的车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农村户籍居民给予消费券等支持;鼓励有条件地方加大对公交、道路客运、出租汽车、执法、环卫、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引导加快建设联合营业网点、建立配套售后服务体系;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地区培养新能源汽车维保技术人员;提升新能源汽车及电池质量安全水平,严格配套供电、集中充电场所安全条件,定期对存量充电桩进行隐患排查。
四十九、简述莱茵河治理对我国江河治理的启示/简述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发展经验对我国城市群建设的启示。
以全流域为整体开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建立全流域统一的监测体系;研究制订流域综合规划与治理行动方案;加强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建立高效的跨行政区全流域协调机制等。
根据城市自身特点明确城市定位,加快城市群的科学合理布局;加强分工合作和产业集聚度,提高城市群产业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弱化行政区划界限,保障经济要素自由流动。
五十、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根据材料推测黄龙洞多层溶洞形成的地质过程。
古湖时期,该区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地形闭塞,气候愈加干旱;古湖干涸,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在风力和流水侵蚀(外力)作用下形成陆上雅丹地貌;气候转暖,冰川融水增多,汇入鸭湖,部分雅丹地貌浸泡在水中,形成水上雅丹。
古地质时代黄龙洞地区为温暖的浅海环境,经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该地区地壳运动较强烈,地壳间隙性抬升;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石灰岩多裂缝,地表水易下渗,受流水的溶蚀作用,逐渐横冋向溶蚀形成溶洞,地壳间隙性抬升,形成多层溶洞。
例题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和距离市中心远近,将武汉都市圈划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各圈层的区县与市中心交通便利。将汽车产业链中价值较高、技术密集的环节划分为核心环节,把价值较低、技术门槛不高的环节划分为配套环节。修理环节与零部件环节合作关系紧密,且集中于消费市场附近。目前各圈层形成了以区县为中心的汽车产业聚集点,汽车修理环节布局存在向中、外圈层的区县明显扩散的趋势。图(a)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企业数量密度,图(b)示意武汉都市圈汽车产业分工结构及各区县的汽车产业聚集状况。
(1)概括武汉都市圈的内圈层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中、外圈层的区县吸引汽车修理环节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配套环节“小集聚、大分散”产业布局对汽车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企业数量多/密度大;存在两个集聚中心/分布不均;产业类型齐全/多样;以核心环节为主。
(2)区县数量多,市场广阔;武汉都市圈经济较发达,各区县与市中心的交通便利;距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靠近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产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
(3)集聚的好处:便于上下游产业的交通联系,降低运输成本;便于企业间开展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有利于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树立品牌,提升产业知名度。
分散的好处:向都市圈外围扩散,有利于降低用地成本;向都市圈外围扩散,有利于开拓多地市场。
例题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匈牙利是欧盟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及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的国家,也是欧洲重要汽车工业中心。在欧洲环保要求愈发严格的背景下,中国B企业面向欧盟市场的高端新能源巴士生产基地于2017年在匈牙利建成投产,带来良好收益并吸引了动力电池等上下游企业在附近落户。2023年,匈牙利发现了具有开发前景的锂矿,提取试验项目即将启动。图1示意匈牙利位置,图2示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1)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在匈牙利投资建厂比欧洲传统经济强国更具吸引力,分析其中原因。(6分)
(2)简述在欧洲生产高端新能源巴士给中国B企业带来良好收益的原因。(6分)
(3)分析动力电池企业落户匈牙利对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1)“一带一路”倡议政策支持,建立人民币支付清算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地处于欧洲中部,是连接欧洲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6分)
(2)新能源污染少,符合欧洲环保要求;高端巴士附加值高,售价高;欧洲城市和人口众多,出行需求大;靠近市场,产品运输成本低;在欧盟国家生产巴士能避开关税壁垒;欧洲汽车产业配套条件好,供应链完善。(任答4点,8分)
(3)动力电池生产对原料需求量大,促进当地锂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整车厂提供零部件,稳定供应链;提供换电服务,提供报废电池的回收处理服务,带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延长、完善产业链,扩大汽车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任答3点,6分)
例题3根据图文资料,按要求作答
G60科创走廊由上海2016年首次提出,是沿G60高速公路在嘉兴、杭州布局产业区,现已拓展为“一廊九城”共建的多个先进制造业产业联盟。该走廊构建起“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当地”“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当地”“前台在上海、后台在当地”的“科创飞地”模式,实现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现已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图示意G60科创走廊。
(1)分析上海提出建设G60科创走廊的原因。
(2)说明“科创飞地”模式在G60科创走廊发展中的作用。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G60科创走廊对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意义。
【答案】(1)上海经济发达,科创资源丰富,但土地、劳动力等成本较高,需要向外转移部分产业;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为科创走廊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促进了科创走廊的建设。
(2)该模式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区域产业分工更加明确,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模式充分利用了上海的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协作,推动了走廊内各城市的发展该模式有利于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3)科创走廊能够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走廊内各城市间的分工协作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科创走廊的建设能够带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长三角区域的协同发展。
例题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
(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4分)
(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6分)
(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8分)
【答案】(1)汉江三角洲形成,挤占原有河道;(2分)北侧与南侧受山岗束缚;长江在此向右岸侧蚀,河道拓宽。(2分)
(2)②处河面展宽,流速较缓,泥沙易堆积或答:①处江面狭窄,水流速度快,泥沙不易沉积;(3分)③处江面狭窄,壅高水位,顶托作用强。(3分)
(3)初期,由于长江江面宽阔,水流速度缓,泥沙堆积,形成沙洲。(2分)中期,随着堆积增强,沙洲变多,河道出现分汉;(2分)众多沙洲扩大并彼此相连成单沙洲,(原分汉河道堵塞)洲、陆之间形成串珠状湖泊。(2分)后期,沙洲不断堆积,湖泊淤积,沙洲最终与河流右岸相连,形成滨江平原。(2分)
例题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中段北坡某小流域植被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图1),该流域7月平均气温为10—14℃,年降水量为290—467毫米,年均蒸发量超1000毫米。青海云杉生长适应性强,是该流域森林草原带的主要森林种群,呈斑块状分布在海拔2700—3300米的阴坡、半阴坡,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被采伐和抚育。青海云杉林在各海拔区段森林结构特征差异显著,3100—3300青海云杉林不同海拔处根、枝、干、叶生物量占比。
(1)分析青海云杉林主要分布在该流域2700—3300米阴坡、半阴坡的原因。
(2)比较2800—2900米与3100—3300米处青海云杉林根生物量占比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若该区域气候暖湿化持续,推测该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范围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流域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分条件差,山麓地带不能形成森林带;随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多山地降水),且气温降低,蒸发减弱;阴坡、半阴坡太阳辐射弱,蒸发量小,土壤水分条件好。
(2)差异:2800—2900米比3100—3300米根生物量占比高。
原因:3100—3300米处海拔高,冻土影响大,根系埋藏浅,占比低;胸径和冠幅大,干、枝生物量占比高。
(3)变化:向高海拔和低海拔两个方向扩张。气候变暖,高海拔处热量条件改善,青海云杉向高海拔扩张:气候变湿,低海拔处水分条件改善,青海云杉向低海拔扩张。
例题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最近几年,南疆地区农民利用房前屋后自家庭院,搭建拱棚,种植蔬菜,足不出户,增收致富。这些大棚里生产出来的新鲜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还跨越天山南北,被端上全疆千家万户的餐桌。目前,在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参与下,南疆地区设施蔬菜种植得到快速发展,面积由过去占全疆的四成提高到近八成,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图示意该地区蔬菜大棚。
(1)描述南疆地区蔬菜种植面临的自然条件。
(2)自然条件不算优越的南疆缘何能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请说明理由。
(3)简述利用房前屋后搭建拱棚种植蔬菜对农民的好处。
【答案】(1)南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全年降水较少;土地面积广大,但存在土地盐碱化的问题。
(2)政策支持;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户素质的提高,龙头企业的引领;市场需求量大。
(3)提高庭院士地利用率;庭院小拱棚投入小、生产灵活;满足自家蔬菜的需求;足不出户就可以增加经济收入。
例题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源地区水系演化是对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研究证据表明长江源区通 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在晚第四纪发育了一条西北—东南向古河流,随后 该区域在构造运动和侵蚀基准面(河流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其升降会引起其上游河段的冲淤变化)变化的影响下发生水系演变。下图示意长江源地区晚第四纪水系演变过程。
(1)说明图示区域水系演变过程。
(2)研究证据表明通天河与澜沧江之间宽阔平坦的分水岭上,AB 段曾经为贯通的西北—东南向古河流。推测获取的主要研究证据。
(3)判断该区域水系演变三个阶段中B 处河流流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答案】(1)原为一条西北一东南向发育的古河流;断层(构造运动)导致的局部抬升和断裂下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岭,将水系分割成相对独立的内流水系(内流湖泊);澜沧江、通天河干流侵蚀,局部侵蚀基准面下降,导致西南一东北向支流溯源侵蚀,袭夺内流水系(内流湖泊)。
(2)AB段之间分水岭上存在的西北一东南向宽谷,表明该地区的西北一东南向的河谷在挤压脊抬升形成前为连通的河谷;在分水岭宽谷中存在河流相沉积物;在分水岭宽谷中的河流相沉积物与现代河流沉积物特征(粒径大小)不一致。
(3)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B处流量减少,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B处流量增加(B处河流流量先减少后增加)。原因:断层导致的局部抬升和断陷,抬升形成新的分水岭,B处上游河流形成内流水系,河流补给减少,流量变小;通天河袭夺内流水系(内流湖泊),B处上游补给来源增加,流量变大。
例题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18日,临夏盆地中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并导致与其接壤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金田村发生了次生灾害——“砂涌”(泥流涌出地表)。
临夏盆地和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间歇性抬升等构造运动密切相关。盆地及周边有深厚的泥沙沉积物,黄河穿流而过,沿岸多见湖相沉积红色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金田村砂涌的形成原因。
(2)描述临夏盆地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3)结合材料,分析地壳运动在黄土高原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①该区域地壳活跃,多断层;②多深厚泥沙沉积物,受地壳挤压,遇水发生液化;③泥流受挤压沿断裂(或含水层)流动,出露地表。
(2)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青藏高原东北部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泊中泥沙沉积,形成红色砂岩;青藏高原进一步抬升,河流切穿马衔山,湖水外泄,形成临夏盆地;流水侵蚀(下蚀),红色砂岩裸露,形成丹霞地貌。
(3)青藏高原隆起,阻挡了西南季风,使西北地区变干;西北地区风沙严重,携带大量泥沙,在现黄土高原位置沉积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地壳抬升,黄土高原形成。
例题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是一个由四个核心城市和周边中小卫星城组成的多中心城市群。兰斯塔德地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绿心”被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环绕,主要由农田、河湖、沼泽构成,且多条河流由此入海。兰斯塔德地区区域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其也有先进的机场和港口。该地区积聚了全国85%以上的产业,但多年来四大核心城市的人口都严格控制在100万人以内。近年来,为了兰斯塔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荷兰政府不断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网络建设。下图示意兰斯塔德地区的位置和地理概况。
(1)指出“绿心”对兰斯塔德地区交通线沿线环境的有利影响。
(2)分析兰斯塔德地区内部交通联系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的主要原因。
(3)说出兰斯塔德地区核心城市将市区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的益处。
(4)简述兰斯塔德地区加强核心城市与卫星城之间交通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
【答案】(1)美化城市群内道路两侧的环境;阻挡过往车辆产生的噪音的传播;吸收过往车辆排放的废气等。
(2)兰斯塔德地区位于荷兰西部,地势低平,修建铁路和高速公路的难度小;铁路运量大,高速公路运输速度快;铁路和高速公路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小,连续性强等。
(3)可以合理配置城市公共资源;利于维护城市环境质量;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有利于避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现象的出现。
(4)完善区内交通网,外联机场、海港,加强内外部联系;加强区域内部产业联系,提高协作效率;强化核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立统一的发展机制,加强区域政策协同。
例题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济南都市圈是由6个大中型城市组成的城市联合体。中心城市济南市是其中唯一年生产总值过万亿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科研院校众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较发达。近年来,济南市大力实施“招才引智”措施,大量有志之士齐聚泉城。未来,济南都市圈将着力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心。下图为济南都市圈和全行业企业关联度示意图。
(1)分析济南市交通运输优势在都市辐射功能中的作用。
(2)说出济南市“招才引智”的优势条件。
(3)简述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协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济南是交通枢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可提高人流、物流等联通效率;省会城市济南是济南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联系强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
(2)济南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发展前景好;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好,就业、创业环境好;科研院校多,高层次人才多;政策支持引进人才等。
(3)促进产业专业化程度,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优化产业布局;利于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促进周边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等。
练一练
练一练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2024年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是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徽合肥市在汽车产业方面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形成了一批汽车自主品牌。早在2002年,合肥市逐步向新能源汽车转型。2009年,合肥市入选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2021年,合肥市与W汽车公司规划建设蜀山区新桥产业园,园区集研发、制造、示范应用、产业配套服务于一体,打造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下图示意蜀山区新桥产业园位置。
(1)说明合肥市从2002年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4分)
(3)从培育新质生产力角度,请为新桥产业园发展智能电动汽车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1)汽车产业起步早,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产业基础好;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好,产利润高;当地政府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可抢占市场先机;新能源汽车对环境污染较小,得到国家政策持。(6分)
(2)临近机场与交通干线,交通便利;离区内高校较近,便于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位于郊区地带,地价便宜。(4分)
(3)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品质性能的电动汽车;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制造;降低生产能耗,现低碳绿色生产;研发自动驾驶,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国际市场;引入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高度聚集的完整产业链。(6分)
【详解】(1)结合材料,“合肥市汽车产业起步于1968年”,汽车产业起步早,形成多个汽车品牌,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汽车产业基础好,具有转型发展基础;从新能源汽车特点看,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好,产利润高,当地政府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可抢占市场先机,增强市场竞争力,新能源汽车迎合国家政策导向,新能源汽车对环境污染较小,得到国家政策持。
(2)蜀山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位置优势主要从交通、人才、地租角度分析。蜀山区临近机场与交通干线,交通便利,便于零部件、产品运输;蜀山区内布局较多大学,企业离区内高校较近,便于开展人才交流与合作,人才资源丰富,便于科技研发;结合位置示意图可知,位于郊区地带,地价便宜,成本较低。
(3)新桥产业园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建议主要从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基础设施、产业链等角度分析。新桥产业园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研发高品质性能的电动汽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能耗,现低碳绿色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迎合市场需求,研发自动驾驶,建设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开国际市场,扩大市场范围;引入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高度聚集的完整产业链,企业集聚,加强风险抵抗能力。
练一练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距今10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内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我国地势从西低东高演变为西高东低,为黄河的贯通和形成创造了条件。第四纪末次间冰期,黄河上、中游各自独立的内流水系和古三门湖逐步相互连通,巨大的水量汇集于古三门湖,古湖水位升高,湖水开始从东部三门峡的低缓垭口向东溢流,并不断下切,贯通三门峡,最终形成东流入海的黄河水系。受古三门湖的影响,该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沉积地层,研究表明此处古湖相沉积厚度受沉积时长影响最大。下图为古三门湖的位置及典型地质剖面略图。
(1)简述青藏高原的隆起对黄河贯通古湖所起的作用。
(2)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古三门湖消失对黄土高原的影响。
(3)推测从甲到乙古湖相沉积层厚度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青藏高原隆起,导致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向东流;高原上形成大量冰川,气候变暖时冰川融水大量补给河流,流量增大;落差增大,流速增快,侵蚀能力增强。
(2)古湖消失,黄土高原河流落差增大,流水侵蚀增强,导致地形起伏加大;水域面积的减少,导致气候变千;地下水位降低;土壤水分减少;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3)自甲向乙逐渐变厚。甲、乙分别位千古三门湖湖盆西、东两侧,根据渭河流向判断自西向东地势变低;古三门湖形成后由于湖水向外溢流而消亡,湖泊面积逐渐向东退缩;西侧地势高积水时间短,形成湖泊沉积物薄(或东侧地势低积水时间长,形成湖泊沉积物厚)。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为背景,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貌演变等线管知识,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可从地势高低、流水侵蚀作用强弱的角度展开分析。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形抬升,导致地势西高东低,使得河流自西向东流;青藏高原的隆起,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高原上会形成大量冰川,当气候变暖时,冰川融水大量补给河流,使河流径流量增大;随着地势抬高,地势落差增大,使流速增快,因此侵蚀能力增强,使黄河更易贯通古湖。
【小问2详解】
随着黄河贯通古三门湖,古湖消失,使整个黄土高原的河流落差增大,导致河流流水侵蚀能力增强,会加剧地形起伏;三门湖消失,湖水域面积的减少,会使蒸发减少,导致气候变干;由于湖泊消失,湖泊的蓄水能力下降,使湖泊区域地下水位降低;并且使周边土壤的水分减少,从而导致周边植被退化,进而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小问3详解】
可从地势高低、沉积物来源及数量、沉积时长等角度展开分析。自甲向乙逐渐变厚。由图可知,甲、乙分别位千古三门湖湖盆的西、东两侧,根据渭河流向可以判断地势自西向东变低;古三门湖形成后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地壳抬升,湖水向外溢流而消亡,使得湖泊面积逐渐向东退缩;而西侧由于地势高、积水时间较短,因此形成湖泊沉积物薄(或东侧地势低积水时间长,形成湖泊沉积物厚)。
练一练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下面两图分别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和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流速变化:慢—快—慢(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随着南岸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分析】本题以河道变化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涉及河流侵蚀、河流沉积和河流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意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对地理现象的分析与探究过程,综合考查地理思维能力。
【详解】(1)河流流速大小与沉积物颗粒大小呈正相关关系,材料信息表明,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一粗一细的分布,由此推断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为慢—快—慢(或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关洲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汉型河道的过程实际上是关洲岛的形成过程:早期,该河流现关洲岛位置为河漫滩,此时无岛,河道为单一型河道,由于南岸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随着流速变快,流水侵蚀南岸河漫滩,车阳河与长江之间的河漫滩逐渐消失,长江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水下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流水侵蚀使得南岸南迁,河道变宽,水下浅滩处的流速减慢,泥沙大量沉积在水下浅滩处,逐渐抬高,从而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江心洲把长江该河段分隔为南、北两个河道,使得河道演变为双汊型。
(2)图文信息显示,随着长江流量增加,南河道流量比重下降,北河道流量比重上升,表明随着长江水位提高,进入北河道的水流增长更快,其原因与南北河道的形态密切相关,由于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水位上升时,河面宽度增长迅速,流量大,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枯水期因较深河水容易经该河道向下流动,而洪水期随着水位上升,河面宽度增长较小,通过洪水量增长不大。
(3)本试题为开放性试题,因此必须先明确的表明观点,不要模棱两可,然后针对表明的观点说出相应的理由。如果选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向北移动、南岸向南移动和北岸向南移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长江北岸(凸岸》继续淤积,向南扩展,使得关洲岛相对向北移动;材料信息表明,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三峡等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使得关洲岛与北岸相隔变近,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上游水库蓄水拦沙,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
如果选不赞同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则应从关洲岛本身不移动或向南移动、南岸不移动、北岸不移动等方面进行阐述。材料信息表明,关洲河段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南岸向南移动缓慢,关洲岛南岸为凸岸沉积明显,不断淤进,使得关洲岛与南岸距离变近,则关洲岛相对南移;人们为了保护南岸,可能建设有大量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使得南岸很难向南移动,使得关洲岛相对北移不明显;上游水库蓄水拦沙,有可能使得该河段侵蚀和沉积处于平衡状况,使得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不会向北移动;图中显示,关洲岛北岸为凹岸,有可能不断被侵蚀,向南移动,关洲岛距离长江北岸可能变远,使得关洲岛不会向北移动甚至相对向南移动。
练一练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猕猴桃原产自中国,适宜生长在年均温11-18℃、土壤肥沃且透气性良好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利用从中国引进的猕猴桃种子开展品种选育工作。目前,新西兰已成为世界猕猴桃第一大出口国,丰盛湾是新西兰猕猴桃主产地,产业集约化程度高,品牌享誉世界,产品远销欧美。近年来,农业病虫害在新西兰猕猴桃种植区大规模传播,对当地猕猴桃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下图示意新西兰丰盛湾地理位置和范围。
(1)简述新西兰丰盛湾猕猴桃种植有利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
(2)分析新西兰猕猴桃远销欧美的原因。
(3)分析农业病虫害传播对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原因。
(4)借鉴新西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满足猕猴桃生长期的热量和水分需求;多火山,土层厚,土壤疏松透气;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2)新西兰位于南半球,错季销售可满足欧美市场对时令鲜果的需求;冷链运输业发展,保证了猕猴桃的新鲜程度。
(3)新西兰全年温和湿润,常年盛行西风,病虫害易繁衍和传播;种植区规模大且集中连片, 品种单一,病虫害易流行;产业生产协作强,产业链条长,病虫害传播间接影响运输、 仓储等相关产业发展。
(4)推广农业技术,改良耕作土壤;培育新型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品牌建设,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分析】本题以新西兰猕猴桃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气候条件主要包括光照、气温(热量)、降水、昼夜温差等。猕猴桃适宜生长在年均温11-18℃,新西兰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满足猕猴桃生长期的热量和水分需求;猕猴桃适宜生长在土壤肥沃且透气性良好的地区,新西兰多火山,土层厚,火山灰土土壤疏松透气;火山灰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2)可从市场和交通运输等角度展开分析。新西兰位于南半球,其猕猴桃上市季节和北半球上市季节错开,错季销售可满足欧美市场对时令鲜果的需求;随着冰箱冷藏技术及交通的发展,冷链运输业发展,保证了猕猴桃的新鲜程度。
(3)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常年盛行西风,适宜的气候下病虫害易繁衍和传播;丰盛湾是新西兰猕猴桃主产地,据图可以看出,种植区规模大且集中连片,品种单一,病虫害易流行;新西兰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生产协作强,产业链条长,病虫害传播间接影响运输、仓储等相关产业发展,因此农业病虫害传播对新西兰猕猴桃产业危害较为严重。
(4)新西兰技术较发达,中国应该推广农业技术,改良耕作土壤,增加产出;发展农业技术,培育新型品种,提高单产、提高产品品质,进而满足市场需求;新西兰猕猴桃品牌享誉世界,故我国也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增加销量;加强品牌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知名度。
练一练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冈底斯山横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平均海拔约6000m,最高峰罗波峰(冷布岗日)海拔达7095。冈底斯山现代冰川(第四纪以后形成的冰川)规模较小,主要集中于高山地区,但古冰川规模巨大。根据研究数据,1970-2016年冈底斯山冰川减少了446条,面积减少677.22km2。左图示意冈底斯山冰川分布,右图为2015-2016年冈底斯山不同面积等级冰川数量与面积分布图。
(1)描述冈底斯山冰川的分布特点。
(2)分析冈底斯山现代冰川规模较小但古冰川规模巨大的原因。
(3)推测冈底斯山东段和西段冰川退缩的速率并说明原因。
【答案】(1)西段冰川分布面积大,集中成片,东段分布面积小,分散破碎;冰川数量以面积小于0.5km2的冰川为主,冰川面积则以介于0.1~5km2的冰川为主。
(2)海拔高,气温低,融化少,古冰川保留多;现代受喜马拉雅山阻挡降水少,形成新的冰川少。
(3)东段退缩速度快,西段退缩速度慢。东段地势较低,降水较多,且冰川面积较小,对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退缩较快;西段海拔较高,且受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降水较少,冰川主要靠高海拔的低温条件得以存在,退缩较慢。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冈底斯山脉的冰川图文材料为背景,涉及冰川的分布特点、冰川规模的形成原因、冰川退缩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西段冰川分布面积大,集中成片,分布密集;东段分布面积小,分布零散破碎;从统计图数据来看,冰川数量以面积小于0.5km2的冰川为主,冰川面积则以介于0.1~5km2的冰川为主。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冈底斯山横贯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山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大致与喜马拉雅山平行,平均海拔约6000m,海拔高,气温低,冰川融化少,古冰川保留多,因此古冰川规模巨大;现代受喜马拉雅山阻挡,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区域内降水少,形成新的冰川少,因此现代冰川规模较小。
【小问3详解】
东段退缩速度快,西段退缩速度慢。与西段相比,东段地势较低,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来自海洋的水汽受到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但冰川面积较小,对气候变化响应较敏感,退缩较快;西段海拔较高,气温低,冰川不易融化,且受喜马拉雅山的屏障作用,降水较少,冰川主要靠高海拔的低温条件得以存在,随时间的推移,冰川不断积累,退缩较慢。
练一练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人口超过1亿,农业人口约占80%,以小农户为主,农业是经济支柱。该国土地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只在湿季种植作物,灌溉农田比例小;工业基础及道路、供电等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国引进灌溉农机具,但推广缓慢,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形。
(1)评价埃塞俄比亚发展灌溉农业的水资源条件和地形条件。
(2)指出埃塞俄比亚推广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为培育埃塞俄比亚灌溉农机具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有利:河湖较多,灌溉水源较充足;高原面和河谷地形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不利:降水分干湿季,干季易发旱灾;山地面积比例大,不利于推广灌溉农业。
(2)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状况;扩大种植面积,延长种植时间;减轻干旱影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3)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道路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规模化经营;发展制造业,保障灌溉农机的生产;拓展对外开放的途径,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详解】(1)评价需要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有利条件:读图可知,埃塞俄比亚河湖较多,灌溉水源较充足;高原面和河谷地区等高线较稀疏,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不利条件:根据材料可知,埃塞俄比亚降水干湿季分明,绝大多数耕地仅在湿季种植作物,降水季节变化大,干季易发旱灾;从整个国家看,等高线相对密集,山地面积比例大,对推广灌溉农业阻力较大。
(2)据材料可知,埃塞俄比亚干湿季分明,水资源存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通过发展灌溉技术可以改善水资源分布状况;灌溉技术能够使原本因为水资源不足,不能种植作物的地区发展农业种植,也可以使部分地区在干季种植作物,从而扩大了种植面积,延长了种植时间;干季很多种植农业区会受干旱的影响,发展灌溉农业可以减轻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种植面积扩大和种植时间延长,可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总产量,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3)合理化建议就是措施类综合题,一般是根据相关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资金不足,可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推动灌溉农业的发展;其次,要大力改善水利道路及电力等基础设施,保障灌溉农机具可以正常运行;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可有效推进灌溉农业发展,从而拓展农机具的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本国工业,提高制造业生产水平,保障灌溉农机具的生产和维修;依托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对外开放途径,加强灌溉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练一练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泥即湖床沉积物,由径流携带物质和生物腐殖质构成。湖水扰动底泥使之悬浮并释放其内部物质的现象称为底泥再悬浮。南四湖某湖区位于山东济宁城区南部,泗河流经济宁城区注入该湖区。该湖区生有大量沉水植物菹草,耐寒不耐热,遇高温易死亡。经研究表明,该湖区底泥再悬浮频繁,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严重,且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为把握湖区底泥再悬浮的机制规律以制定治理方案,某团队对甲(湖心区)和乙(河口区)两处底泥进行了采样研究。下图示意两处采样点底泥在相同动力条件下不同季节的再悬浮强度。
(1)简述该湖区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
(2)甲乙两处采样点底泥再悬浮强度存在差异,且自冬季至夏季差异显著增大,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3)分析该湖区底泥再悬浮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的原因。
(4)针对该湖区底泥再悬浮产生的污染问题,列举两项生态治理措施。
【答案】(1)冬季菹草抑制了水流的运动,根系提高了底泥的抗侵蚀能力,从而削弱了底泥再悬浮强度。
(2)甲位于湖心,底泥粒径小,易发生再悬浮,强度大;乙位于河口,底泥粒径大,不易再悬浮,强度小;冬季菹草茂盛,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强,使得再悬浮强度整体较弱,甲乙两处差异小;夏季菹草死亡,底泥再悬浮强度主要受底泥性质影响,甲乙两处差异增大。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泗河进入丰水期,从城区携带的污染物多,底泥含污染物多;菹草大量死亡,底泥腐殖质多;夏季底泥缺少植被覆盖,再悬浮强度大,底泥污染物和腐殖质充分释放,污染水质,生物多样性减弱。
(4)展开菹草定期打捞收割工作;推动泗河污染防治,减少河湖污染负荷。
【解析】
【分析】本题以南四湖底泥悬浮为背景,涉及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强度的影响、冬季至夏季差异显著增大原因、底泥再悬浮对湖域生态安全危害于每年夏季达到峰值的原因、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表可知,冬季的底泥再悬浮强度弱,结合菹草耐寒不耐热的生活习性得出冬季菹草生长茂盛,菹草的根系发达,根系提高了底泥的抗侵蚀能力,对底泥再悬浮有较强抑制作用,故冬季底泥的再悬浮强度弱。
【小问2详解】
审清设问,首先分析甲乙两处底泥再悬浮强度差异的产生原因,结合湖心区和河口区的位置,联系河口三角洲的相关知识,即由河口向湖心沉积物粒径逐渐减小,因此可知:甲位于湖心,底泥粒径小,易发生再悬浮,强度大;乙位于河口,底泥粒径大,不易再悬浮,强度小;由上一问分析的结论“冬季菹草对底泥再悬浮存在抑制作用”,以及夏季菹草遇高温死亡的信息,可推出:冬季菹草茂盛,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强,使得再悬浮强度整体较弱;夏季菹草死亡,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弱,导致甲乙两处差异大。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底泥的构成、泗河的位置以及底泥再悬浮释放底泥物质的信息,得出底泥再悬浮会释放污染物的信息。夏季,泗河进入丰水期,从城区携带的污染物多,底泥含污染物多;夏季气温高,菹草大量死亡,底泥腐殖质多;由于菹草大量死亡,对底泥再悬浮的抑制作用弱,再悬浮强度大,底泥污染物和腐殖质充分释放,污染水质,危害其他生物安全,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弱。
【小问4详解】
根据上一问得出湖水污染的原因,具体措施:定期菹草定期打捞收割工作,减少腐殖质充分释放,污染水质;从根源上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水,推动泗河污染防治,减少河湖污染负荷。
练一练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地区,该省新能源丰富。其中,塔拉滩地区土地沙漠化问题突出,风沙危害严重,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该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植被不断恢复。
“青豫直流”工程起于青海省,止于河南省,是“西电东送”重点项目,是世界首个以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上图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下图为“青豫直流”工程区域图。
(1)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塔拉滩地区适宜建设光伏发电站的原因。
(2)简述该项目在沿线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自然障碍。
(3)从气流运动、光照强度、能源利用方式、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光伏产业发展如何改善塔拉滩地区生态环境。
(4)分析该工程建成后对河南省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建设大规模光伏电站;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光照充足;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时间长。
(2)沙尘天气较多;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
(3)太阳能电池板阻挡气流运动移动,减缓土地荒漠化;太阳能电池板遮挡光照,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能源,减少樵采,利于植被保护;光伏产业发展可为当地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利于当地退耕还草,保护植被。
(4)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利于改善河南省的大气质量。
【分析】本题以“青豫直流”工程为材料,涉及区域发展、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题中图中塔拉滩地区稀疏的等高线可知塔拉滩位于地形平坦开阔的区域,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光伏发电站大规模的建设;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大气中云量较少,晴天较多,降水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光伏资源丰富,符合光伏发电站建设条件。
(2)读材料可知,该项目起于青海省海南州,止于河南驻马店市,沿线地区是从西部地区往东延伸,青海省气候干旱,沙尘天气多,且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对环境的保护要求高;沿线地区经过高原、山地,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这些是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3)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增加了地表的摩擦力,减小了风速,减弱了风沙灾害。太阳能电池板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减低地表温度,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植被恢复。光伏产业为当地提供了清洁的太阳能能源,减少了当地对植物能源的需求,利于植被保护,提高植被覆盖率。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当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减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降低第一产业比重,促进退耕还草,保护植被,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4)从能源角度分析:“截至2023年8月30日,该工程已累计向河南省输送“绿电”1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369.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9万吨。”可知,“青豫直流工程”为河南输入电能,缓解河南能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煤炭发热量低、环境污染较大,“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电能,因此“青豫直流工程”可以优化河南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从环境角度分析:“青豫直流工程”输送的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电能,电能的大量使用有助于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而煤炭发热量低、环境污染较大,因此“青豫直流工程”有助于减轻河南大气污染,改善大气质量。
练一练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稻共作”模式(图)是指在水稻田周围挖环形养殖沟养殖小龙虾,并通过农田排灌调节其生存环境。小龙虾在水温0~40℃均能存活,其摄食和活动可减少农田杂草和病虫害。湖北省潜江市河渠纵横交错,拥有大量的冬闲田。通过发展“虾稻共作”生态循环农业,每亩纯收入可增加2000元以上,同时当地政府要求农户将养殖沟的宽度控制在4米以内。